给学生讲来,并且不厌其烦的纠正每一个孩童错误的地方。

这就是自学和有老师的区别了,如果自学毛笔字,自己不知道书写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,可能会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;但有老师的话就不会走弯路了,在开端就领先别人。

朱平安庆幸自己过来蹭课,庆幸孙老秀才是一位好夫子。

孩童在私塾内蘸墨运笔,朱平安在私塾外蘸水临板。

朱平安在练习毛笔字的时候发现,书写毛笔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毛笔在自己手里怎么写怎么感觉别扭,毛笔不听自己的话,很是生涩。

古人云“力在笔尖”,诚不欺也,想要写好毛笔字,就要把力运在笔尖。可是想要把力气运在笔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除了握笔和腕法,朱平安发现自己手拿毛笔的高低也很影响书写,执笔高,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,笔画容易浮滑。相反,执笔低,笔力易于到达笔尖,笔圆较沉稳。执笔高了,变化大,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。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。执得太紧,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。执得太松,一点力也不用,笔就会掉下来。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。巧力来自久练,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,会骑了,习惯成自然,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。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,运笔自如了,也就过了执笔关了。

朱平安比私塾的孩童心理年龄要大得多,所以比较容易领悟孙老秀才的讲解。私塾的孩童,还在呲牙裂嘴的跟毛笔较劲的时候,朱平安已经从一开始的别扭,到慢慢生涩,距离适应也不远了。

昨日的顽童今天又来玩耍了,孙老秀才在授课的时候不经意间又看到了私塾外面的朱平安。

看着胖乎乎的小屁孩正在用竹筒往石头上浇水,孙老秀才自然的就认为朱平安是在玩耍,根本就没当回事。

玩耍就玩耍吧,只要不喧哗影响学生就是了。孙老秀才只看了一眼,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学生身上去了,一一的纠正他们的错误,甚至手把手的教他们写字。

实际情况是,朱平安把竹筒里的水倒在了一个石头天然形成的凹槽里,将其充当砚台,然后用朱父给做的毛笔蘸着水再在黑木板上书写。总不能用毛笔直接在竹筒里面蘸水吧,这竹筒可是自

章节目录